请点击此处图为榆林市煤炭销售计量专用票(苟俊/供图)输入图片描述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资源富集组合配置好,尤其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商品煤生产基地和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2002~2012年,榆林市煤炭行业的发展度过了黄金十年。2013年开始,随着煤炭价格持续走低,榆林市的经济出现滑坡。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民间借贷危机重重。
年初以来,在国家去产能工作的持续推进下,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出现明显改善,企业困境有所缓解。榆林市该如何抓住机遇,重现昔日辉煌?又该怎样深入贯彻国家煤炭去产能政策……前不久,记者走进榆林市能源局,以及榆林市煤炭管理站和12家煤炭及运销企业。
煤炭公路运销秩序实行“三统一”
“榆林市以‘煤管票’(煤炭运销管理票据)为抓手,统管煤炭生产、安全、销售,这是我们30年来结合煤炭行业工作特点,经过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完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在整体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榆林市煤炭运销管理站站长陈静表示。
据陈静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神府煤田的发现,在“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政策的推动下,陕北煤田拉开了开发序幕。进入21世纪,榆林市煤炭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煤炭产量逐年攀升。为加强运销环节的管理,榆林市下辖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等4个重点产煤县区,自行设立计量站点、印发煤票对本县区煤炭运销秩序进行管理,但在各县区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为政、票出多门、秩序混乱、税费流失”的乱象。为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堵塞税费流失漏洞、实现全市统一管理,2006年,榆林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决定成立榆林市煤炭运销管理站,对全市煤炭公路运销秩序实行“三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计划、统一票据、统一管理系统设备),这一举措在当时不仅成为全省的标杆,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统一”管理模式的最有效抓手,就是“煤管票”。对此,榆林市煤炭运销管理站书记李庆锋向记者介绍,“煤管票”即《榆林市煤炭销售计量专用票》,由榆林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然后由市县两级煤炭管理部门发放给企业,在票据的发放、回收等管理过程中,市县两级部门形成了一整套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体制,这种模式彻底杜绝了以往各县区借煤票名义强加税费的可能。目前,榆林市各涉煤企业在领用“煤管票”时,仅需要缴纳代收取的1元/吨的水土资源保持费,此外别无其他费用。
李庆锋表示,2015年底,随着煤炭经济“回暖升温”,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榆林市以“煤管票”为抓手,对全市煤炭产业进行集中调控和管理:对证照不全、超能力生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炭企业,坚决停止“煤管票”供应;对证照齐全、安全基础高的煤炭生产企业,根据其核定产能供应“煤管票”,从而有效遏制了煤炭企业之间的盲目恶性竞争,大幅降低了煤炭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了煤炭市场占有率,为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作出了贡献,同时也遏制了向涉煤企业乱收费的现象。
“作为煤炭生产调度的重要依据,‘煤管票’的存在至关重要。通过对《榆林市煤炭销售计量专用票》的有效管理,能准确获得榆林市煤炭产量、销量、流向、用途、价格等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征税依据。”李庆锋表示。
“煤管票”推动榆林煤炭供给升级
作为上级管理部门,榆林市能源局运销科蔡建军很认同李庆锋的观点:“‘煤管票’管理制度能堵塞税费流失漏洞。2016年榆林煤炭工业总产值1467.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08%,涉煤税收169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2.25%。税务部门由于机制体制和监管手段的局限性,导致对煤炭企业的产量统计不实不全,与煤管票据的统计量存在差距(小于煤管票据统计量)。现在,税务部门以‘煤管票’作为重要征税依据,极大地堵塞了税费流失漏洞。仅市煤管站成立近10年来,就为市本级累计征收涉煤规费70多亿元,为财政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蔡建军表示,“‘煤管票’还遏制了‘黑煤’和‘不安全煤’的生产和进入市场。榆林市各级煤炭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计划来平衡煤炭市场,市煤管站按照全市统一计划向涉煤企业供应‘煤管票’,对证照不全、超能力生产、违规生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涉煤企业,实行停止供应的手段以达到监管目的,有效遏制了‘黑煤’等非法煤炭的泛滥和税费的流失”。
“煤管票”作为榆林市原煤及煤产品的惟一有效出境凭证,不仅使榆林市与周边的山西、内蒙两大产煤省区间建立了互助合作的关系,而且在市内县区间也形成了联防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这一抓手,榆林市对企业的产能进行有效管理和统计,为税费的足额征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从而为企业营造了一个合法经营、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煤管票”管理制度成为“榆林煤”品牌推广、煤质鉴别和商标确权的重要工具。“榆林煤”品质好,其价格相对高于其他产地煤炭。部分不法商人为了追逐利益,掺杂使假或采用劣质煤炭冠以“榆林煤”的名义进行销售,严重损害了“榆林煤”的品牌声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2015年榆林市启动了“榆林煤”品牌战略,申请注册了“榆林煤”产地证明商标。从此“榆林煤”进入了品牌化经营时代,而“煤管票”也成为下游和终端客户鉴别、认定“榆林煤”的重要凭证。
“煤管票”期盼国家层面肯定和引导
“煤管票”是否助推了煤炭价格上涨?
对此,陈静给予了否定:煤炭价格的涨跌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的走势和终端客户的需求,基本遵循的规律仍然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和调节。“煤管票”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不是行政审批的载体,其制作、运输、保管、回收、销毁等费用由榆林市财政统一负担,向企业免费、足量发放,并没有影响煤价的上涨或下跌。“榆林煤”的价格相对较高,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神华、中煤、华电等国有大型央企在榆煤炭企业的产量占榆林煤炭总产量的40%以上,因此他们掌握了榆林市煤炭定价的话语权,地方企业往往追随这些大型央企进行定价。
陈静介绍,随着“榆林煤”商标的成功注册,榆林煤炭进入了商业化品牌经营时代,在全国销售市场实现了保值、增值,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青睐。“榆林煤”在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河南、宁夏以及陕西关中等8个重点省区市场份额占到整体榆林煤销售的70%以上,而且成为许多企业销售、掺配的首选用煤。
作为处在煤炭行业最下游的煤炭生产企业,是如何看待榆林市实行“煤管票”管理制度的?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历时十天,深入走访了十多家煤炭生产和运销企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企业负责人均认为,“煤管票”管理制度不应叫停,而应引起更多关注,并给予政策性引导。
榆林市恒源集团总经理孙成荣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恒源集团下辖两个煤矿效益均扭亏为赢,2017年企业利润提升尤为显著。”
榆林市能源局安全科科长王海军表示,以“煤管票”管理制度为代表的“榆林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难以准确统计数量的难题。
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时,榆林市能源局局长秦林惠向记者吐露心声,希望以“煤管票”为代表的“榆林模式”,能在国家层面得到支持和引导。同时,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榆林优质安全的煤炭产能释放予以支持,在供给侧发力,增加煤炭供应量,平抑煤价上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