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npai 于 2020-7-3 14:05 编辑
保本理财安全性较高,且收益远远大于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因而备受老年人等年纪较大的保守型投资人的青睐。但是自“资管新规”发布后,不得要求承诺保本,因而各个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也在持续下降中。此外,我们不能忽视长沙抵押贷款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激活市场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4月共有8085只人民币理财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309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946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6830只。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255只,占比为1552%,环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及规模占比持续下降,银行压降保本理财规模成效显著,2019年已经有多家银行将保本理财产品全部兑付。根据银行年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01658)、青岛银行(002948)、贵州银行等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已经压降至0。预计到2020年底,大部分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有望全部退出。
随着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逐渐消失,原有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概念也会逐渐淡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和原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不少理财投资者当下最困惑的。
业绩比较基准是判断一个理财产品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以前,投资者最关注的是预期收益率,特别是存在隐性“刚性兑付”的前提下,预期收益率越高越好。但现在买理财产品,则要关注业绩比较基准。比如某产品过去两年净值增长率为1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超过业绩比较基准8个百分点,说明该款产品管理人在过去两年中运作水平较好。
对投资者来说,业绩比较基准可以说是一款理财产品的“及格线”,它至少能告诉投资者两件事情:一是这个产品的投资风格,即这款理财产品大致的投向;二是这个产品的管理水平,即是否会出现大幅波动。
简单来说,高于业绩比较基准越高,越说明这款产品值得购买。但必须要指出的是,不同类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会有差异。
后续,随着保本理财逐步退出后,国债和银行大额存单等也将成为保守型投资人的选择。